top of page

島上畫壁畫

  • Writer: Samantha Fung
    Samantha Fung
  • May 18, 2015
  • 2 min read

在文化村睡覺感覺不算舒服,不是因為漁排搖來搖去,而是因為海上溫度比地面低。但文化村竟然有疊床提供給我們,也實在是出乎意料之外。

730起床。早餐椰菜午餐肉湯粉,是兩個work camper的作品。不過重點是加餸!兩個work camper凌晨四點睡不著,竟然跟了一個漁民呀哥出去捉墨魚做魚餌。一捉捉到六點。其中一小部分就做了我們的早餐。漁民呀哥說,一隻艇可以載到三噸漁獲(三架的士),平時想吃什麼海鮮都有,「食到你唔食丫」。

有work camper早走,有work camper加入。多用一個上午,女廁這面已經完成。每人的作品風格很不同,顏色也沒有夾過,好多work camper都是畫畫白癡,但望上去我們的作品好colourful,使廁所成為文化村裏感覺最開心的地方。

經過這兩日一夜,我發現其實這個workcamp的重點不是畫出來有多漂亮(幾個work camper都說自己小學讀美術是很痛苦的事情),而是大家如何一齊合作、溝通。認識新朋友、畫畫的時候分享自己的經歷、利用自己及各人的長處完成工作、使用有限的物資,才是工作營裏的珍貴經歷。至於這個南丫島漁民文化村,它已經發展了好幾年(since 2010),今日來到,這兩天都有不少遊客來到參觀(甚至有一團有二十幾個中年人)。我覺得最得意的是看到各種的海產,甚至可以拿著海星近距離觀察,而南丫島漁民亦會擔當導賞員,向我們講解不同生物的特性、古漁船和漁民的生活等等。

今日,文化村還在粉飾、展覽還在建設中。我期待文化村之後的導賞或展覽裡可以多點講解漁民的習慣生活、習慣、他們語言上的特色(漁民的俚語),甚至講解今天的漁業,今日的漁民如何生存。我很想知道漁民平時吃什麼飯餸、漁民的辛酸事、海上有趣的故事。我很奇怪為什麼文化村會賣魚柳包。賣的魚柳包是怎樣弄的呢?平時漁民會不會吃魚柳包呢?我都想知道。不過文化村也是一個輕鬆家庭樂的好去處,見到有爸媽帶四個小朋友來到玩,玩無鉤釣魚、看明哥表演魔術、繩結,也玩得很開心。

明哥下廚,精心泡製漁家常菜

記住要常常心存感恩

Featured Posts
Check back soon
Once posts are published, you’ll see them here.
Recent Posts
Archive
Search By Tags
Find Me Here :D

© 2023 by Odam Lviran. Proudly created with Wix.com.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