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冰島手記《四》將心臟貼近冰島大地的脈搏

第四章:野外考察課

將心臟貼近冰島大地的脈搏

父母是攀岩愛好者,我閒時亦喜歡跟父母攀岩。網上攀石的影片看得多了,攀越雪山的電影也看過不少了,卻沒有試過真的冰攀。一個人來到冰島,即使不能夠冰攀,但也希望一嘗穿著冰爪在冰川健行的滋味。

首都雷克雅維克位於冰島西部,而Sólheimajökull冰川位於冰島最南部。 旅遊巴在漆黑一片的早上七時接載旅客,三小時後天亮了,我們便抵達冰川。領導給我們介紹了一下,我們戴上冰爪、腰帶,拿起冰鎬便出發。

氣候學家說:「冰川比最精確的氣象儀還要精確的。看冰川的變化就看得見氣候的變化。」Sólheimajökull在冰島語意指"Sun-home glacier",在氣候暖化的背景下已經覺得這名字很有諷刺味道。領導說,只有是在稍微沒有那麼冷的秋天,這裡的冰川便已露出灰色、紅色土地。 在過去二十年,全球暖化、水流暖化、氣候反常導致這冰川每年後退五十米。冰川學家預計,冰島將在三十五年內失去30%的冰川體。

這除了是一個生態議題,還是一個社會議題。冰川為冰島產生整個國家的水力發電,有著實際的功能。冰川同時儲存著供應冰島人民的水。所以說:沒有冰,冰島,只是一個島。Without ice, Iceland, is “just land.”

人們說:火水不容。冰島是一個由冰川和熔岩組成的地方。自盤古開天,冰川和熔岩相處得融洽。雖然有時候,熔岩按捺不住自己的情感,噴出來的熔漿溶掉了冰川的一小塊。但冰川也會冷靜的安慰熔岩,把給溶掉的部分收復過來。冰和火都能陰陽相濟,互相調配,人類倒把這平衡破壞了。暖化的氣候溶掉冰川,大幅減輕壓在熔岩上的重量,於是熔岩更不受控制的流出地殼,溶掉更多的冰川。

「全球暖化」我們都講了很久。聽起來很遙遠嗎?我今日站在這裡,就知道不是了。根據有關全球消費的碳排放統計,發現香港因消費輸入的碳排放在全球名列第八,僅低於美、日、英等大國。可能我們身在香港感受不了全球暖化,但若你來到冰島,看見面前的冰川已經化為泡影了,這就是全球暖化的後果,而香港都要負上責任。

冰島在發展可再生能源中擁有很大的先天優勢。冰島全部的電力都由可再生能源提供,其中大部分來自水力發電,餘下的來自地熱能。相反,香港沒有本土的能源,需依靠入口燃料,而可再生能源只佔少於2%。不講能源那麼遠的話題,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消費習慣,其實也令我們要為每年冰川五十米的退縮負責。我們一個夏天買多少衣服?淘寶減價又多買了多少件?電話未壞已經買另一部?過去一月吃了多少次和風牛肉飯?叫外賣時隨意用膠碗?我們隨心隨意的消費,背後都是天然資源的虛耗。

攀石都依靠大自然。我們的手扣著石頭的凹凸,臉頰幾乎是貼著石牆,耳朵彷彿聽到石頭的心跳。所以我覺得攀石的人比其他人對大自然都更有感情。冰島給我很深刻的,是大自然與冰島人的貼近:冰島人與自然界賴以維生,農耕、放牧、生活大小都聽命於天,因此他們尊重大自然。週末時寄情於自然給他們的溫泉,因此他們喜歡大自然。相反,在香港,如果把社會比喻成叉燒飯,經濟是叉燒,自然界就好比叉燒飯的兩條菜心 。菜心可有可無,用菜換多兩件叉燒更好。

冰島人是地球上最環保的國家,同時被列為最快樂的國家。兩件事似乎向人類意味著一個重要的信息:尊重大自然,順從大自然,享受大自然給我們的資源,就是人類生存之道、快樂的泉源。如果我們都去一趟冰島,我們都會感受到最貼近大自然的距離,與大自然的心靈深處的聯繫,從此重新衡量我們與自然的關係。

週末的時候,我們來到Ytri-Tunga海灘,一個海獅的棲息地。當我們分頭走路時,最後比利時營友拍到海獅。即使這幅相片不是我拍的,但這是我在冰島最喜歡的照片之一。它說明我曾經與海獅有多麼近的距離。我看這海獅,一母一子,躺在海灘多麼的「嘆」,也沒有人騷擾他們。想起香港的威威海獅們天天忙著娛樂遊客,真苦。

Featured Posts
Check back soon
Once posts are published, you’ll see them here.
Recent Posts
Archive
Search By Tags
No tags yet.
Find Me Here :D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