冰島手記《二》冰島人的夏季市集
- Samantha Fung
- May 17, 2016
- 2 min read
第二章:冰島社會公民課
一、冰島人的夏季市集
當最遼闊的平原、最活躍的噴泉、最壯觀瀑布聯成一圈,就成為了冰島旅遊必到之旅遊聖地:Golden Circle黃金圈。我們訪黃金圈的第一站是辛格維爾國家公園(Þingvellir National Park) 。很難想像,眼前千里冰封的Þingvelli,在古時的夏季是一個全國聚會的地方。

公元前八百年,挪威土地短缺、政治糾紛持續。維京人收拾細軟,從挪威撐船渡海移居冰島。定居冰島的人越來越多,人們開始訂立社會規條。Þingvellir是一片依崖的平原,有水源、放牧的土地、生火的木材 。於是,他們在這裡成立了世界上最古老的議會:Alþingi,在此通過了第一條法例,並稱自己為「冰島人」。每逢夏季,冰島人從四面八方來到這裡,進行兩個星期的聚會。製作皮夾的人、製作泥鏟的人、釀酒的人、賣食物的人都聚集在這裡販售物品,賣藝的也來同場加演。按規定,九個農民要跟著猶長出席聚會,即使說500個農民會到會。但到了十一世紀末,來到聚會的人多達四千個。
在冰島,自然界成為人民的公共空間。大片土地,任民使用,領袖與民眾一同商討大小事務。在香港,什麼是公共空間呢?我家在調景嶺。地鐵站外的一塊地方本來是一個預設的公共空間,但現在則變成煙民聚集之處。
預設的公共空間失敗,人民便自己創造出生活化、有創意的公共空間。兩年前的夏季,街上上演了一場對政府的抗爭運動之餘,更是人民對香港空間運用的探索:白天,學生坐街上讀書的讀書,建築起露天自修室。然後我們又自發組成隊伍清潔馬路、自發舉行街上創作活動。夜晚,人們坐在夏慤道,搭起了帳幕,打開摺凳,組織讀書會,或是圍著組織討論圈子。
冰島這片寧靜的平原建立了冰島人文化與歷史,成為了古時候冰島人的集體回憶。一個沒有一些公共空間的地方,我們這個世代的集體回憶又是什麼呢?機場海濱公園的原野生活節、在銅鑼灣行人專用區自製美食車化身小販、 深水埗的二手地攤、街頭上的本地電影播放會,都是我們的嘗試:即使沒有冰島似的的聚會,我們仍要不斷為自己創造「公共空間」,建構屬於香港人的回憶。